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时间:2023-05-31 09:59:43 作者:记者杜俊颖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近日,在安平县大红门食品有限公司预制菜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着,四喜丸子、锅包肉、猪肚鸡、蒜香排骨等菜品经过无菌车间的流水线加工后,成为一道道美味的预制菜,被源源不断地打包装车远销全国,最终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近年来,我市依托农业优势,通过政策赋能、资金投入、行业品牌创树等措施,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耦合,擦亮农业品牌,让“衡水味道”香飘全国。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市现有预制菜加工企业12家,其中净菜加工企业4家。2022年达到产值37.64亿元,纳税1480万元,年处理蔬菜4.94万吨。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大众餐桌。它的发展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与食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引擎。安平县大红门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猪屠宰、鲜冻品分割肉生产销售、白条销售、冷冻冷藏、物流配送、副产品深加工、熟肉制品加工、连锁终端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国有肉类联合加工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依托自身生猪屠宰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深加工业务,预制菜系列产品已达到中式酱卤制品、油炸制品、速冻调理制品、预制菜4大类20余个品种,现已形成稳定的销售市场,2022年销量达3500吨,销售额实现1.4亿元。产品主要供应海底捞、北京物美、石家庄北国等大型商超系统,并在京东、天猫、抖音等线上平台销售,可满足消费者和餐饮客户对肉制品的不同需求。该企业预制菜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为附近村民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有力带动了全县生猪产业蓬勃发展。
“预制菜产业是优质农产品进入千家万户的快速通道。”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果表示,该局立足单位职能,大力推进包括预制菜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今年年初举办的“衡水市首届农产品加工业暨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为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以这次大会为标志,预制菜产业已结出第一批花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项、合作项目13个,总投资40.52亿元,签约项目涉及食品加工、预制菜、中药材等领域,单项投资额均在1亿元以上,其中最大项目为安平县与北京(首农)二商肉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安平肉食品产业园项目,投资额高达11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市农产品加工类项目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项目43个,总投资103.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至10亿元项目6个,1至5亿元项目22个,2023年计划投资32.79亿元。下一步,我市将围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通过建园区、育龙头、强招商、重品牌、出政策等,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