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张村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时间:2023-10-20 09:13:50 作者:本报记者 董嵩 通讯员 刘立杰 来源:衡水新闻网
康庄大道,绿荫成行;法治图文,彩绘上墙。农家院里,婆媳敬睦欢歌扬;阔步四野,人做机耕夺粮忙……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武邑县张村展开的一幅幅和美画卷,是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市法治乡村建设工作获得成效的见证。
张村位于武邑县韩庄镇东南,全村210余户,700余口人,是“十三五”扶贫重点村。2016年开始,市司法局与张村结成帮扶对子,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精心布局下,小小村庄开始了他的华美“蜕变”。
早前,村民困守家中扎堆儿打牌赌钱。工作队和村干部走街串户,宣讲法律和赌博危害,耐心劝导群众参加广场舞、体育锻炼和文体活动。慢慢地,村里健步走队伍越来越长,广场舞队伍也逐渐壮大,锣鼓、秧歌也热闹了起来。
村风转变,得益于法治宣传。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更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离不开法治的一路同行。村党支部书记张桂林感慨地说:“张村的蜕变离不开民主法治的保驾护航,全村浓厚的遵法守法氛围依赖于民主法治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张村先后选优培强“法律明白人”骨干和“法律明白人”12人。大力挖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专业队伍潜能,通过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班、法治大讲堂,开展集中宣传、入户宣传,不断扩大法律知识普及受众面。
村网格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如同一根根神经时刻传导着群众诉求,迅速跟进,杜绝矛盾隐患“出村”。力争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办事过程有迹可寻。同时,他们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载体,举办各类法治文化活动和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改善村域法治环境,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创新机制,成立了张村法治工作站,把全村30多个摄像头全部接入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法律顾问定期坐班,对村民提出的法律咨询及时答疑解惑,全村逐渐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法治文化长廊建成,成为了乡村法治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张桂林介绍,以前,村里圈棚占道、杂乱无章;如今,红砖瓦墙、整洁明亮。以前,邻里矛盾纠纷时常升级、少人问津;如今,不仅村里矛盾纠纷有人管,周边群众都慕名来找“张村法律明白人”评评理。
如今的张村,乡韵悠悠、村风融融,一派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景象。在市司法局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张村也交出了多份“成绩单”。
张村先后被省、市妇联授予“全省示范妇女儿童之家”称号。村“两委”被评为“衡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两年被武邑县评为“全县先进农村‘两委’班子”;村调解委员会被市司法局授予“衡水市模范调解委员会”称号。
2020年10月,张村被河北省司法厅、民政厅命名为第六批“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2年9月,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北省卫生村”。2023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命名张村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近来,张村继续完善村规民约,相继开展了“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及“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广泛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全村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了100%,全村形成了崇德向善、邻里相望、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以法治之力绘就了张村乡村振兴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