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湿地成为先进生态理念体验地
时间:2024-04-16 09:13:19 作者:记者黄建、刘国磊、王晓 来源:衡水新闻网
“论坛活动结束时举行了一个仪式,17个项目获奖了,300多个项目中的17个。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里的项目已经是17个里最重要和最好的项目之一。”4月12日,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国务秘书约亨·弗拉斯巴特,在衡水湖畔表示。
约亨·弗拉斯巴特带领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机构人员,是于11日在北京参加过中国财政部、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联合举办中德财政合作对话论坛后,专程来参访调研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此次论坛上,这一生态项目和其他绿色交通、城市发展、能源能效、中医医疗、职业教育等领域的16个项目,在中德合作40年间实施的300个项目中,获评中德财政合作优秀项目奖。
中德财政合作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自2016年启动,主要实施水管理与水体的生态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监测与专项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建设与宣传。总投资约9200万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中德财政合作达成的德国促进贷款1120万欧元,赠款20.5万欧元。项目引入了“近自然”修复理念恢复衡水湖湖滨带,实现了以鸟类栖息地为核心的保护鸟类理念创新,并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推动专业人员和大众更多理解和投入到生态保护中。
2023年1月,项目技术总验收专家组通过相关性、有效性、效率和影响、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综合评定,给出了接近满分(1分)的好成绩,被德方代表誉为近40年来中德财政合作各个项目中实施内容最全面、取得成效最为显著的项目。同年9月14日,德国中德财政合作项目考察组曾来参访调研,对实施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是中德财政合作项目的具体承办单位,是中德金融机构合作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陈斌表示:“这个项目是中德财政在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合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典范。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治理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践行了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振杰介绍:“依托中德财政合作项目,衡水湖延续‘近自然’修复理念,维护项目可持续发展。一个最鲜明的例证,就是衡水湖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到目前已新增鸟类、鱼类、昆虫类、两栖类等232个物种记录。其中,鸟类达334种,占河北省鸟类记录的68.7%;昆虫达757种;植物达594种;鱼类达45种。”
如今,衡水湖业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的经验推广之地。10年来,前来研学的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受益于项目实施,衡水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2023年是中国与西班牙建交50周年,衡水湖荣登‘国家名片’。两国共同发行的1套2枚纪念邮票中,就有衡水湖上灰鹤的身影。”刘振杰介绍,“近年来,衡水湖也成为了先进生态理念的推广地、体验地。安徽池州、山西永济、陕西白水、内蒙古大青山等多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先后来学习考察。2023年11月,衡水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确定为‘人与生物圈自然教育基地试点’。”
在实地考察小湖隔堤、樱花岛、梅花岛等项目后,德方对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理念的践行与推广给予了赞赏。约亨·弗拉斯巴特说:“通过衡水湖的项目,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与中国合作伙伴和当地参与者一起创造了一些非常特别的东西,因为恢复受损自然区域是国际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他希望,通过两国40年来建立的信任继续努力,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刘振杰则表示:“通过项目的实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衡水湖保护的目的是让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也特别希望让衡水湖的生态文明理念传播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