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秋粮生产主动仗
时间:2024-09-19 09:22:52 作者:王天祥 来源:衡水新闻网
“三春不赶一秋忙”,秋粮生产关乎全年的粮食丰收。当前,是秋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连日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秋作物管理技术,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专家指导,我们前几天对玉米大面积进行了‘一喷多促’工作,后期的病虫害能完全控制住,现在看玉米长势还不错,管理得当,今年又是丰收年。”日前,在武邑县龙店镇牛家村,种植户付秋红看着丰收在望的600多亩玉米很是欣慰。
武邑县今年共种植玉米49万亩。当前,玉米正处于灌浆期,这也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为准确掌握全县玉米生长状况、指导农民及时抓好玉米中后期管理、保障全县粮食生产稳定,武邑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了9支农业技术服务小分队,分包全县9个乡镇,深入到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生产一线对病虫害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
武邑县农业农村局生产股负责人介绍,今年得益于雨水充沛、病虫害较轻,加上农技人员指导到位,产量较去年差不多能提高10%。现在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半个月左右,若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夺取秋粮丰收没有问题。
在安平县南王庄镇东河疃村的玉米田中,细雨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赵国亮望着一架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玉米田上空穿梭作业,一脸喜悦。
“用无人机喷洒叶面肥,又快、效果又好,省了不少事儿。”说起今年的秋收,赵国亮打开了话匣子,“今年气候不太好,县里请来了河北农大教授,指导我们改造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改变了田间的小气候,还节省了将近50%的灌溉用水。”
近期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南方锈病流行,为提升防治水平,安平县采用“飞防服务+杀菌剂+叶面肥+营养调节剂”方式,及时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全县近10万亩玉米已全部完成喷洒作业。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安全用药,进行有效防控,做到早监控、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早扑杀。
“为保秋收,我们多部门联动,加强田间管护指导,引导督促做好机具检修和保养服务。及时发布机具供需、收种时间、气象变化等信息,做实做细秋收保障服务供需对接,确保秋粮高效采收。”安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及时了解今年玉米生产形势,连日来,武强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玉米生产进行预产调查。今年武强县玉米种植面积35.4万亩,预计平均亩产581.65公斤,比上年预计每亩增加8.82公斤、增长率1.54%,预计全县玉米总产量为20.59万吨。
“为减轻前期旱灾的不利影响,我们扎实开展抗旱保苗、‘一喷多促’等工作,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加上后期较为有利的天气因素,玉米生产形势整体好于预期。”武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武强县玉米即将进入收获期。目前,县、乡两级技术服务包联小分队已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包片,开展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和病虫害监测工作,帮助农民因地因时落实关键管理措施。同时,该县全力做好秋收农资农机等准备,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今年秋粮作物播种面积500余万亩,秋粮整体长势好于常年,没有发生病虫害等情况。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农技骨干作用,指导生产主体落实肥水调控等关键增产措施;严密监测秋粮病虫害发生动态,发动全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加快“一喷多促”作业进度;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调剂调运,以及抽水泵、移动式烘干机等应急储备;加强应急服务组织建设和人员培训,做好灾害天气应对准备。同时,他们开展冬小麦种植意向调查,将冬小麦播种任务落实到农户、到地块,做到应播尽播,确保冬小麦面积只增不减,为完成明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