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区全链升级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5-04-09 09:22:30 作者:记者王雅鸣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近年来,冀州区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锁定基本农田保粮食安全、调优一般耕地促果蔬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带产业升级、强化三产融合促产业增值,创新发展模式助群众增收。该区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并成功承办第七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
引技术、夯基础,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示范田。该区持续打造“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体系,实现粮食产量“二十一连丰”。强化基础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82.67万亩,实现基本农田“全覆盖”;滚动实施田间路段、沟渠坑塘、防渗管道等提升工程,持续推进道路硬化、田块方格化、设施配套化,已改造完成两万亩。强化片区突破,建成万亩优质麦示范片区1个、5000亩小麦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区3个,高产高效生态循环智慧农场1个。强化新技术应用,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飞虎“水肥一体化”技术,引入中交、中粮等“四方联合体”,建成“旱涝可控、节水优先、智慧管理、高效高产”示范田4000亩,今年力争新增两万亩,打造粮食高效高产冀州样板。
引龙头、扩规模,做大做强设施果蔬产业。该区抢抓“衡沧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机遇,种植果蔬达5.16万亩,年产15万吨,产值达7亿元。落实“果蔬进京”“河北净菜”战略,建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建和提升设施大棚1800亩、露地菜种植3.45万亩,菊花、艾草、辣椒种植面积突破4万亩;北京新发地、天津科芯等12个产业化项目先后投用,日光温室大棚先进种植技术、“AIPA”智慧化育苗种植技术实现应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制定高品质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园区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化基地挂牌成立,积极创建设施蔬菜创新驿站和“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两品一标”果蔬产品11个、特色农产品1个。
强链条、补短板,持续壮大农产品加工板块。该区规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区,千喜鹤中央厨房建成投用,采取“直供基地+中央厨房+终端市场”模式,实现日产净菜果蔬制品20吨、净肉制品5吨,推动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全面升级。深圳点筹农业数字农产品交易中心(冀州分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徐家庄乡、周村镇、西王镇等新发地果蔬供应基地建成投用,京东·冀州农特产馆及龙头企业旗舰店线上运营,350家商户入驻北京新发地衡水(冀州)农副产品智慧物流中心,20余种优质农产品直供北京,叫响“冀九洲”“冀恒蔬”区域公用品牌。总投资1.35亿元的年产1500吨调味料项目、菊花加工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培育永生食品、信都农业等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11家,形成粮食、果蔬、中药材、净菜、调味品、饲料六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
引业态、抓机遇,高效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他们以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引领,打造农文旅消费品牌。投资1000余万元,以环湖14个村庄、园区周边9个村庄为重点,实施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建设,高标准完成18个省级和美乡村创建,“湖城之春线路”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田园棉文化园、石与木艾草文化园等农文旅综合体项目,串联京津冀蔬菜产业中心、“稻蟹共生”种植基地等,实现“接一带二连三融多”格局。与汉农润泽(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2亿元,建设三产融合项目,拓展“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农业研学”等业态,融合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健康养生、婚庆摄影等多元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深度融合的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