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映红致富路
时间:2025-04-22 09:57:57 作者:刘祎程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近日,走进桃城区赵家圈镇胡家堂村的大棚种植区,只见连片的大棚整齐有序,随机来到一个草莓种植棚,顿时一股浓郁的香甜气息迎面扑来。放眼望去,在一垄垄碧绿的植株叶片映衬下,一颗颗圆润饱满、娇艳欲滴的草莓绽放着红红的“笑脸”,几名工作人员正穿梭于田垄间进行着打理和采摘。
“这个棚里的草莓是‘红颜’,它的特点是口感软糯香甜而且个头大。在其他的棚里还有‘甜宝’‘梦之莹’等品种。”可可草莓园的负责人热情地介绍。
据了解,为确保草莓品质,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以精选优质品种为基础,结合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同时,实行“绿色”管护,在每个种植棚内都放养了蜜蜂,通过蜜蜂授粉,大大提高了草莓的坐果率和品质。一棚草莓,从元旦前上市一直可以卖到五月份,亩产可达3000公斤。
为缩短从大棚到市场的时间,他们实行直供模式,每天凌晨4时就开始在大棚进行采摘、选果、装箱等作业,到早上9时采摘的新鲜草莓就已摆在了市区各大超市和水果门店。自草莓上市以来,由于质优味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在大棚种植区,草莓只是其中的一片区域。为提高大棚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他们还坚持换茬不“断茬”、接茬不“空茬”,以草莓与西红柿套播的方式,实现了种植效益双赢。一株株西红柿植株下,或青或红的“柿子”像是挂着的一个个小灯笼。顺势向下,一颗颗红红的草莓点缀其中,大与小相映成趣,绿与红互相映衬,套播模式构成了大棚种植的另一番风景。
借势而为,乘势而上。近年来,胡家堂村的“大棚经济”规模日益发展壮大。目前,全村共有大棚39个,总面积达220亩。依托这一资源,该村充分发挥交通便捷、毗邻市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旅采摘产业。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前来大棚采摘草莓等果蔬的游客络绎不绝。据统计,该村大棚种植年均接待游客可达2万人次。通过发展“大棚经济”,既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还带动了100多名本村村民及周边群众就业,真正为村民增收打造了家门口的“金饭碗”。
农旅产业“兜底”,全村发展底气更足。如今,走在胡家堂村的街头,目之所及皆是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图景:平坦整洁的村道,房前屋后的绿植,广场上休闲的村民……群众日子“红”了,村容村貌“美”了。该村先后被评为“河北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村”“衡水市文明村”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这个昔日的传统村落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沐浴着春光,胡家堂村“大棚经济”稳步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